街市及其源流

香港日常語言(中)的街市,源自中國王朝時代的市集,舊稱『墟』,乃由販賣者及購買者互動生成的購物社區,本文所指的『街市』正是取其原義,是沿著舊樓民居內街地面伸延的商店及貨攤。至於兩個前市政局及房屋處的室內街市大廈,不在論文範文內。街市為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提供柴米油鹽外,亦兼顧居民的日用品、生活器具(例如水、電器具)之購買、維修等,照顧到居民起居飲食的需要,形成基本社區和生活公共空間,而且源遠流長。

之所以謂「街市」,「市」是指人口聚集之處,做賣買的集中地,亦與街有莫大關連,這可追溯至《呂氏春秋‧不苟》:「公孫枝徙,自敷於街。」那時街已然有市集之義,及至翻查《康熙大字典》墟字有註:「又商賈貨物輻湊處,古謂之務,今謂之集,又謂之墟。」宋 吳曾《能改齋漫錄‧事始一》初見「街市」二字:「崇寧大觀以來,內外街市鼓笛拍板,名曰『打斷』。」一直到清 昭槤《嘯亭雜錄‧孝感之戰》亦沿用著:「數日至楊鎮,民已逃竄,街市空闃。」可見城市的市集長期以來是與街相連發展,密不可分。

舊時香港街景

 

街市與居住環境之關連及其內部生態

市集多是沿著住屋的街延展開去。以香港舊區為例,一般居住樓宇都是上面住人,地面一層開闢作店鋪賣買,地面及一樓亦很多時為店鋪東主居住的地方。當街道兩旁都是上述形式的樓宇,街道兩旁就形成第一層市場,居民下樓,就可買點甚麼。如兩旁多為日用食品及日用品店鋪,就形成日用品的購買圈,能吸引附近街的其他居民聚集。由於居民都聚集於此,其他有意作日用、食品及起居生意的小市民,便在街上自架起臨時店面作擺賣,形成第二層市場(被第一層包裹,中間開通予人車通過),最終形成街市。

由此形成的街市,不經規劃,賣買種類繁多外,亦由於擺放位置任意(當然第二圈市場定下了大約的擺買位置後,便很少更改),同種類的賣買少連成陣營,競爭相對減少,特殊類別賣買及服務亦可穿插其中自然得體。市集處於街道,是開放空間,即使第二圈市場有機會遮擋了第一圈市場,但臨時店與臨時店間的小道仍能窺見樓宇下的店舖,居民亦可行這些小道穿梭兩圈購買需要的用品。由於街市很多時延伸有三至四個街口,居民除了沿著街市的開頭為尾段進入外,亦可從中間任何的街口進入,方便之餘,亦能將更多的居民納入這個空間範圍內。除了沿街購物外,亦有居民和店鋪在長期交易下形成固定的購買關係及圈子,而當中不單向牽涉賣買價錢,而趨向服務、友誼等,從而提升市集的質素。由於友誼或相熟關係,閒言閒語之間促成生活資訊和消息的交流,形成小圈子甚至(地區性的)社區。

佐敦區街市

兩圈市場

街市街口

 

由街市到一座座的「街市」

從屋邨式住宅區冒起,政府為了方便公共屋邨的居民在屋邨範圍能照顧生活所需,便在屋邨的範圍內或附近設有「乾貨市場」、「濕貨市場」及「街市」等。起初設計如九龍灣、牛頭角、秀茂坪等,公屋底層(地下)就是街市,仍保持有原本沿街的街市開放的特色。後期雖則街市設在屋邨範圍,但集中在一個建築物內,如樂富的街市,位於屋邨旁近,壓於商場、平台及行人天橋樓梯底等位置。街市不單變得分散,各街市之間貨類亦被劃分,居民要購買物品,可能得走兩三個地方。由於街市困於固定的建築物內,不能伸展,則街市可提供之店鋪及服務受空間限制。店鋪有水泥牆劃位區分,居民必須按安排好的通道前行,未到通道接口,都不能靈活轉到其他店舖去。局促的環境令街市還原成只為賣買的地方,居民如無特殊情況,都不會在內逗留。街市內的店鋪類別位置亦有區分,蔬菜、水果一區,牛肉豬肉一區,鮮魚一區等,將同類賣買置於一區,雖方便居民購買,實則形成同業正面競爭,搶先在價錢上爭長短,不說服務質素方面,有時店主連辦貨的本金都輸都在價錢上,並不是健康的賣買。由於店鋪有分類,不合類別的店舖,如元寶蠟燭、鐘錶電器維修,便被邊沿化在街市的角落,甚至被擠出去沒能在這種街市發展而漸漸消失,這情況在政府非公共屋邨外之三合一街市(公廁、垃圾處理站、街市,甚至公共設施如球場、圖書館合於一座建築物內),尤見明顯。

以上概述,均見政府在規劃街市時,忽視了原身街市在公共空間及社區的意義,令街市維繫的圈子及社區消失。其二,未認真考慮到街市本身的文化及當中店鋪位置功能等,以致破壞了街市本身的多樣性的生態和文化,為商業化商場及超市提供取代街市的缺口,使問題更趨嚴重。居民或許並沒察覺問題所在,但街市這種轉變,為日後(即現今)的屋邨生活,種下了關鍵性的轉捩點。

前市政室內街市

 

「超市」模式之引進及壯大過程

香港最早的超級市場「大利年超級市場」,1960年在中環開設,屬母公司怡和集團旗下的牛奶國際擁有(今天之惠康超級市場為其後之易名)。其後還有百佳、華潤等超市成立,由此可知,超市在香港有相當長的一段潛伏狀態。時至今天,超市臨立,其實與街市的改變及新地區托展有密切關係。

將兩個前市政局及房屋處的室內街市與外國超市的內部規劃對比,不難發現其正正是套用了超市的槪念。唯兩者分別在於:一. 外國地方較大,超市也是一座很大的建築物,但由於香港地方小,建築要容納更多東西,就必須「向上發展」(變成兩三層的室內街市);二.超市是私有的,不同於香港的室內街市,由個別不同的租戶組成,場地則屬兩個前市政局或房屋處。市政及房屋處以「超市」的槪念套進街市,引入了「超市」文化,而這種套用造就了外文化入侵。當居民在環境改變下,不得不適應室內式街市(以樂富為例),就必然在長時間下漸漸習慣室內街市的「超市」模式。室內街市,且讓我們看待成一個大兩三層的超市,那麼把它縮影成一層甚至只是商場一個鋪位內的超級市場,在於習慣了「超市」模式的居民,其作用不會有大改變(只是買日用品地方,公共空間及社區意義為零的地方),最多,只是可選的貨品牌子少一點,選好貨品後只需在出口前結算一次。

居民因方便和衛生問題[1],漸漸放棄室內街市,並不為奇。更惡劣的情況是,超市的貨品,並不像街市貨品,本身經過最少三重辦貨過程[2]才到消費者手上,而很多時跳過批發商,直接由生產運送到貨架之上,因此價格可以更便宜,居民又何樂而不為買更便宜的貨品?這就進一步打擊室內街市或甚至隣近沿街街市,令來客減少之如,與超市辦同樣貨品之店舖經營更加困難,不單要與旁邊的同類店舖競爭,還要與財團支撐的超市競賽。作為小本經營的街市,與財團之間的挑戰,成功機率還是相當低。

沒有同業的牽制,加上居民的習慣,有利超市的經營之外,超市在香港更少了它的天敵──地方問題。在外國地方廣大,超市公司無法到處建大型超市,顧客多要乘車或駕駛私家車前住,這反有利於地區建起便利店的體制來補救,亦同時由於地區本有的街市或市集可能更近民居,居民樂於前住,故不影響其運作。回看香港,地方小,只要租有地方,就可以辦超市,使超市的密度可以非常之高,現時每一個屋苑最少也有一所超市。同業競爭當然有,但影響的是底下原社區的街市運作,加快街市的式微,而其原本負載的公共空間及社區意味,更無處立足而消失。居民的生活,亦由於失去社區,互動減少,對所居住的土地難以產生感情,失去選擇不同方式生活的意識,不夠團結,並因而無法發揮群體思考及活動的能力。

超市概念

 

商場應彌補的終無法彌補

前文所述,部分無法納入室內街市的服務,如元寶蠟燭、鐘錶、補鞋、五金、電器維修等,除了部分被邊沿化生存在室內街市的角落,然後隨著超市的壯大而消失,它們又可以何去何從呢?這些店,有些唯有搬遷回附近地區的街上繼續營業,有些則可能在無法搬遷(例如附近並沒可有容納店鋪的街),則遷到屋苑的小型商場內。例如舊時樂富中心的商場內,有玩具店、洗衣店、茶葉店、補鞋、藥房、服裝店等等。這種形式的存活,將他們與街市分割開來,即使能維持服務,但失去原本在社區中與街坊混熟的關係,無法保有社區的特質。失去社區,不論室內街市或這些被分割的服務,也失去受社區所保護的關係,因為居民無法像舊式街市的互動中,意識到這些服務的重要性和應保留的(感情)理由。

當整體的社會發展都趨向商業化,這些臨時的、過度式的室內街市及商場必面臨變化,這可以參考政府推行將屋邨的室內街市及商場上市的情況(即現今的領匯局面),商場因商業理由必須裝潢和發展成更高級的格局[3]。失去社區的支持和保護,加上不合高格局商場的要求,還有無法承受昂貴的租金,迫使這些來自街市的服務被迫結束及搬遷。至於新區的商場,更多直接跳過這種社區演化,從一開始就被連鎖店及名牌所填充。在這長達最少二十多年的漸進變化,居民的生活由街市的社區,走到今天只有豪宅、商場和超市的居住環境。而平時所忽略的日常需要及服務,如水電維修,不是求助無門,就是透過屋苑連系之大型裝修維修公司所壟斷和控制。

失去街市,背後所產生的勞動就業、社區本土文化及精神,亦被連根拔起。

失去社區和其造就之基層就業,意味居民必須向外找尋補替,大部分不得不提升學識水平,以納入公司等架構的基層中運作(如文員、艙務、售貨員等)。生活的可選擇性相對減少,本土文化消失,基層創意及營運百上加斤。表象上城市生活走向了更文明的層次,實架空了土地感情、文化發展、群體精神及基層生活,引申出不健康城市化的問題,如城市人的精神生活空洞、沒有活力、貧富懸殊加劇等問題。

豪宅 / 屋邨生活

 

街市及其社區精神只能步向衰亡?

觀止上文,舊式街市之消逝所帶來的變化,彷彿無法挽回,而其相連的社區生活和精神也隨著時間一去不返,然而事實並不如是。現時在香港還有不少地區是處於新舊互相交涉的,這些地區包括:深水埗、太子、旺角、油麻地、佐敦等等,這些地區的舊式街市依然存在而且活躍,而在其隣近之室內街市、超市及商場未有對其產生嚴重的影響,這當中關鍵何在?

首決條件是,居民要有意識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模式。不少在這些地方區住的居民,他們會選擇到舊式街市多於前往政府的室內街市,選擇到藥房買家用清潔等物品多於前往超市。而他們都有原因,不論是價錢較便宜[4],貨品質數較好,習慣,服務較好等,都顯示出選擇的自覺,使舊式街市有了生存的空間,並在這前提下,延續擔當其公空空間及建構社區的作用。

其二,街市需與超市、商場遠離,並保存於其原有的環境下。如前文所述,街市的產生,與其附近的環境(街)有密不可分的關係。即便城市的演化必需向前而進行必要的更新,但在更新的同時,保留可令街市依存的要點,如樓上居人,樓下辦貨,容許有秩序有牌照地擺賣等,街市在一定程度亦是可以與時並進的。街市遠離超市和商場,可減低文化入侵的損害,明確劃分外文化區域及生活空間,亦能增強居民的選擇意識。

其三,必須讓舊區在地理上保持連系,使其中的街市、生活文化及精神有流動空間,涉足範圍廣而根深,繼而可喚醒區外人對生活的選擇。當這些地區保持連系,他們便會發揮相助互照的作用,文化知識亦在流動下而在生活中保存[5]。而且由於散播範圍廣,即使以強硬手斷也難以將這種生活文化連根拔起,產生保護作用。反之,最佳例子如啟德機場遷出後的九龍城,在失去主要供養之人流來源後,由於地處無法與其他地區之舊區連系,形成孤島狀態,區內文化精神及知識無法流動而隨時間被淡忘,使區內不少具特色之地方漸漸式微。

其四,政府在重新規劃舊區及設施等,需謹慎考慮其原本結構及作用,將其漸漸演進成更好的狀態或模式,不應為圖方便而亂套入外來文化來處理。如此規劃,才能保護、鞏固及發展本土特色,平衡各階層之生活,抵抗全球化的風氣。

做好上述各點,挽救漸漸消逝的舊式街市,及其背後的生活文化及社區精神,這樣或有望從我們所剩餘的文化裡頭,重建本土的生活、文化及「香港精神」。

 

 

 


[1] 室內街市有別於沿街街市,由於在室內,相對密封(在沒有冷氣設備者更甚),不易清潔之餘,清洗後地面亦長時間潮濕,若室內發生病菌或傳染病等問題,亦因密封而較難自然消散。

[2] 三重辦貨過程:生產商、供應商/批發商及街市東主。街市的貨品大多經過這三重過程才到達消費者手上。每個過程中的經手人都有賺取,造就了一批基層職業,當中包括批發及運輸業。

[3] 這次又可以參考樂富中心的翻新為例證。

[4] 由於超市在其他地方已壟斷市場,可將貨品價格提高以增加利潤,而無可選擇的居民也只有隨著買更貴的貨品。而超市不同地區一體化的價錢體制,有時貨品的價格反比舊街市昂貴,精明的買家便有了選擇。

[5] 例子:比如A、B兩區相連,A區有老字號的餅店,有關此餅店的文化知道必流向B區。即使A區居民忘了光顧,仍有B區居民記得而前往光顧。